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财政资金>财政信息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2-09651
发文字号 著录时间2022-02-15
发文机关沁县财政局 主题词
标题关于沁县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主题分类财政金融审计 发布日期2022-02-15

关于沁县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2022年1月27日在沁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沁县财政局副局长    曹建红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沁县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提交大会审议,并请列席大会的政协委员和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和雨涝灾害的突发影响,我县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总体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牢牢守住“六保”底线,扎实推进“六稳”工作,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收入再创历史新高,税源结构趋向良好,县委、县政府教育改革等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财政管理改革持续深化,较好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各项决议。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沁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986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68456万元,债券转贷收入3000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600万元,调入资金572万元,上年结余10078万元,收入合计207692万元。

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7698万元,上解支出1999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78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7954万元,收支相抵,一般公共预算结转29763万元。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及结构

2021年,沁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986万元,为年初预算13428万元的104.2%,同比增长9.4%。分项目看:

税收收入完成7955万元,占预算6340万元的125.5%,占上年同期6038万元的131.86%。其中:增值税完成3232万元,占预算2758万元的117.2%,同比增长45.7%;企业所得税完成485万元,占预算546万元的88.8%,同比下降10.68%;个人所得税完成111万元,占预算81万元的137%,同比增长35.36%;契税完成1155万元,占预算570万元202.6%,同比增长36.84%;其他资源税、城建税、印花税等小税种完成2972万元,同比增长26.46%。

非税收入完成6031万元,占预算7088万元的85.09%,同比下降10.65%。其中:专项收入完成2509万元,占预算2448万元的102.4%,同比增长9.9%;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258万元,占预算1900万元的13.58%,同比下降86.24%;罚没收入完成2070万元,占预算2000万元的103.5%,同比增长13.11%;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770万元,占预算500万元的154%,同比增长104.2%。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2021年,沁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157698万元,占调整预算187461万元的84.12%,比上年同期176526万元减少10.67%。其中: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768万元,占调整预算19342万元的97.03%,比上年15332万元增长22.4%;

国防支出177万元,占调整预算177万元的100%,比上年74万元增长139.19%;

公共安全支出4496万元,占调整预算4732万元的95.01%,比上年4317万元增长4.15%;

教育支出21580万元,占调整预算23397万元的92.23%,比上年21496万元增长0.39%;

科学技术支出715万元,占调整预算715万元的100%,比上年1136万元下降37.06%;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015万元,占调整预算2708万元的74.4%,比上年7836万元下降74.29%;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573万元,占调整预算35914万元的96.26%,比上年37944万元下降8.9%;

卫生健康支出10030万元,占调整预算10456万元的95.93%,比上年13770万元下降27.16%;

节能环保支出3707万元,占调整预算4700万元的78.87%,比上年9258万元下降77%;

城乡社区支出1103万元,占调整预算1103万元的100%,比上年6940万元下降84.11%;

农林水支出30907万元,占调整预算42030万元的73.54%,比上年38002万元下降18.68%;

交通运输支出13082万元,占调整预算19016万元的68.79%,比上年6792万元增长92.6%;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779万元,占调整预算779万元的100%,比上年384万元增长102.86%;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513万元,占调整预算541万元的94.82%,比上年396万元增长29.54%;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1460万元,占调整预算1460万元的100%,比上年3256万元下降55.16%;

住房保障支出7113万元,占调整预算7794万元的91.26%,比上年5598万元增长27.06%;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706万元,占调整预算1706万元的100%,比上年81万元增长2006.17%;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164万元,占调整预算9081万元的34.84%,比上年1840万元增长71.95%;

债务付息支出1427万元,占调整预算1427万元的100%,比上年2059万元下降30.69%。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25328万元。其中:县级政府性基金收入775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203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5000万元;上年结余374万元。

2.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25328万元。其中:县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7835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100万元;调出资金25万元;年终结余6368万元。

3.按基金管理规定,当年调出资金25万元与年终结余6368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1万元,上年结余6万元,本年支出3万元,年终结余77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2021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3938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938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9000万元。

2.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20083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24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6843万元。

3.本年收支结余3855万元,年末社保基金滚存结余20820万元。

上述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类预算执行情况仍为月报数,待县级财政决算由省市财政部门核定批复后,再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

(五)政府性债务情况

我县政府性债务余额74145万元,低于省市核定的77564万元政府债务限额;一般债务42725万元,低于省市核定的43144万元政府债务限额;专项债务31420万元,低于省市核定的34420万元政府债务限额;总体风险可控。

(六)落实县人大预算决议及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2021年,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强化预算执行管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1.聚焦组织收入,多管齐下增强保障能力。一是强化收入征管。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坚持依法依规组织收入。持续加强重点税源和重点税种监控,深挖增收潜力,如增值税和消费税完成3232万元,同比增长45.7%;二是进一步加强国有土地有偿出让等收入的征收管理,全力挖掘非税收入潜力,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有效弥补公共预算的财力缺口。

2.聚焦民生保障,点面共进深化民生福祉。不折不扣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兜牢“三保”底线,增进民生福祉。一是全力支持教育改革。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沁县中学建设”战略部署,出台了《关于落实沁县中学三项机制的办法》,健全公用经费、教师待遇、基础设施投入三项保障机制,投入资金600余万元,支持沁县中学改善办学条件;支持教育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筹集拨付1260余万元支持铜川九年一贯制学校宿舍楼、操场等建设;筹集600万元支持育才小学教学楼建设;继续贯彻落实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安排370万元用于发放教师百分之十增量绩效,增支181.5万元提高了小学班主任津贴,从300元到500元;安排60万元,兑现校长职级制薪酬,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二是全力保障灾后重建。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把应急救灾和灾后重建作为重中之重,努力争取政策资金,积极整合各类资金,筹集本级财政资金和债券资金,统筹用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共筹措或安排各级救灾及灾后重建资金3039.2万元,全力支持灾后重建工作; 同时制定了我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从严加强资金监管,建立专门通道,确保防汛救灾资金精准到位。

3.聚焦纾困惠企,多措并举推动经济发展。一是财税联动,推进减税降费。截至2021年11月底减税降费合计848万元,其中2021年新出台的减税降费减免合计237万元,2021年展期实施减税降费减免610万元,2020年年中出台政策在2021年的翘尾新增减税降费1万元。二是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向上争取债券资金力度,争取15000万元专项债券资金用于完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道路、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3000万元一般债券用于县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4.聚焦重点难点,千方百计打赢打好攻坚战。

(1)全力支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隐性债务月报制度,严格政府债务管理,逐步消化存量,从严控制增量。一是通过加强对各类债务的全面监控,政府债务未超省市核定的债务限额。二是通过各单位自查自纠,定期排查债务平台,未发现有违法违规举债被问责情况。三是通过争取上级资金,存量资金,剔除不合规隐性债务,债务单位与债权人公平协商等措施千方百计完成了化解任务。四是超额完成本年度暂付款任务。

(2)全力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统筹整合财政资金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2亿元,其中县级资金3600万元,比上年3500万元增加100万元,较好地保障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二是加强扶贫资金绩效管理,将全部扶贫资金纳入了财政部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实行全过程绩效管理,特别是聘用第三方对2020年统筹整合财政资金进行专门绩效评价,实现了对脱贫攻坚以来投入的扶贫资金项目全覆盖审计评价。

(3)全力支持污染防治。沁县节能环保支出3707万元,重点保障了污水处理厂运行,加强污水治理;落实了冬季清洁取暖补贴,兑现了县城新能源公交补助,支持了县城空气质量污染治理。

5.聚焦改革创新,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1)全力推进预决算公开。对县级财政和所有县级预算单位的2020年决算、2021年预算及三公信息,在规定时间内在县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公开,公开率达到100%。

(2)全力加快预算管理改革步伐。加快推进“业务+技术”双轮驱动的新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促进财政监督、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执行全面深度融合。

(3)全力规范政府采购提质增效。以增强政府采购意识、规范采购行为、落实采购主体责任为抓手,强化政府采购监管,全力推行政府采购网上商城改革,2021年实际采购金额近一千万元,节约率达2%,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

(4)全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一是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险基金、债券资金等所有项目100%申报绩效目标,全面扩围,实现绩效目标“全覆盖”;二是绩效目标作为所有绩效工作的首要工作,也是重中之重,指标设定在上级财政部门指导下,更加细化量化、可比可测、合理可行,质量逐年提升,夯实了绩效管理基础;三是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面跟踪监控,让财政资金使用有迹可循,项目完成进行自评,财政重点评价,评价结果运用于下年度预算编制,基本实现“全过程”管理。

各位代表,2021年财政部门勇毅前行,迎难而上,积极克服疫情和雨涝灾害等客观因素影响,全县财政运行和财政改革发展呈现出良好局面,特别是收入结构出现可喜转变,非税收入首次下降到43.13%,税源潜力发挥效应,公安罚没收入占比大幅下降,费大于税得到初步扭转,税源质量趋向良好。这是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加强监督、有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工作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突出表现在:

(一)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一是县域经济依然比较薄弱,疫情和雨涝灾害影响严重,减税降费扩容,持续增收基础不牢;二是我县财政自给率低,不达财政支出的10%;三是当前财政收入增幅有限,但财政支出却逐年增加。特别是“三保”等刚性支出逐年增加,“三保”主要靠上级转移支付来支持。

(二)政府偿债压力大。一是隐性债务后期化解难度大,压力也大;二是近年进入了政府债券还本付息高峰期,进一步压缩了我县有限的财力,使财力紧张加剧,严重制约我县发展。

(三)财政管理能力仍需提升。预算执行刚性约束不强、预算调整调剂较多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财政基础管理和预算管理还需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基础仍较薄弱,资产管理水平和配置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坚持问题导向,认真研究,强化举措,努力改善解决。

二、关于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2年预算草案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转型发展,安全稳定,民生保障和党的建设,坚持强教为先、强医为重、强商为要,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加快建立与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税体制,为我县打造现代农业高地、文旅康养胜地,加快建设“三晋花园·水美名城”提供财力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2022年全县预算草案安排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情况

2022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14905万元,分部门征收计划为:税收计划8481万元;财政计划6424万元。

按一般公共预算口径:我县2022年总预算财力193444万元,一般预算支出193444万元,占上年年初预算142670万元的135.59%。

预算支出主要项目有: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4922万元,占上年21808万元的114.28%;

国防支出100万元,占上年74万元的135.14%;

公共安全支出4463万元,占上年3466万元的128.77%;

科学技术支出784万元,占上年594万元的131.99%;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291万元,占上年3420万元的66.99%;

教育支出30549万元,占上年23876万元的127.95%;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240万元,占上年33095万元的100.74%;

卫生健康支出11567万元,占上年10162万元的113.83%;

节能环保支出8549万元,占上年1264万元的676.34%;

城乡社区支出686万元,占上年1281万元的53.55%;

农林水支出40516万元,占上年27228万元的148.8%;

交通运输支出17070万元,占上年6025万元的283.32%;

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73万元,占上年589万元的29.37%;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49万元,占上年198万元的75.25%;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992万元,占上年323万元的307.12%;

金融支出20万元,占上年20万元的100%;

住房保障支出6773万元,占上年3640万元的186.07%;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62万元,占上年80万元的202.5%;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6424万元,占上年741万元的866.94%;

债务付息支出1518万元,占上年3156万元的48.1%;

预备费安排支出2196万元,占上年1430万元的153.57%。

按可用财力预算口径:我县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财力为193444万元,减去本年专项转移支付2351万元、一般债券2224万元、上年结转29763万元和本年专项支出45876万元,可用财力达113230万元(去年可用财力87464万元,增加29.4%)。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1.收入情况:2022年我县政府性基金收入30774万元。其中:县级收入计划15840万元,上级专项566万元,上年结转6368万元,专项债券收入8000万元。

2.2022年政府性基金支出30774万元,其中:上级专项566万元,专项债券支出8000万元,上年结转支出6368万元,2022年收入安排的支出15840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

上年结转77万元,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上级补助11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88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1.收入计划15147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898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0241万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1008万元。

2.支出计划36776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701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7013万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出16062万元。

三、踔厉奋发勇担当,实干笃行,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深入贯彻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方位推动我县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意义重大。

(一)全力推动收入高质量完成

一是持续抓好组织收入工作。一要紧盯收入重点,确保组织收入预测准确,重点税源监控得力,做好分析预测,充分挖掘税源潜力,力促增收。二要加大综合治税、税收稽查和追缴欠税力度,确保应收尽收、应缴尽缴、颗粒归仓,杜绝跑冒滴漏。三要强化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等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确保征管合理。四要定期召开财税联席会议,分析征管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高质量完成全年收入任务。

二是持续抓实财源建设。一要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措施,保证政策宣传不拖沓,政策执行不松懈,政策落实不打折。创优营商环境,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助推企业疫情后的企稳回升,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成为我县新财源。二要做好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农业要四化协同,服务业要分类提升,矿泉水产业要集群成势,确保传统优势产业稳步增长;三要大力培育新能源产业,继续抓好生物天然气及有机肥生态循环利用、农业产业化综合能源供应、千泉肥业公司粪污集中处理等项目,构建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收集、储运加工配套体系。大力推进风脉能源50MW风力发电、广丰200MW光伏储能发电等光伏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光伏+”新业态。

(二)全力确保财政平稳健康运行

一是坚持“三保”在财政支出中优先顺序,确保工资足额预算,不留缺口,不出风险。二是保运转只减不增,坚决落实过“苦日子”要求,我县是吃饭财政,财政自给率严重不足,严重依赖上级转移支付,必须继续压减“三公”经费,压减非必要、非刚性等一般性支出,把有限财政资源用在刀刃上。三是保基本民生。强教为先,大力支持沁县中学发展,确保各项工作应保尽保,资金投入只增不减;继续支持教育改革十大行动落实,稳步推动“双减”工作落地,优化全县教育资源,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强医为重,支持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深化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提高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处置能力。强商为要,全力支持县委、县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的决策部署,凡是进入全县项目盘子的前期费用列入预算,足额保障。使“重商亲商”深入人心、“富商安商”形成气候,使沁县经济提速、城乡变样、繁荣兴旺,让全县人民就业有门、创业有路、致富有望。

(三)全力保障三大重点工作

推动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四个不摘”,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今年安排巩固脱贫接续乡村振兴专项资金3700万元,重点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推进乡村振兴底子薄的村倾斜。聚焦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重点监测“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情况。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全力支持灾后重建工作,做好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民生保障,加快因灾受损住房重建修缮进度,确保各项生产生活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

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一是深刻认识化解隐性债务是政治任务,新增隐性债务是政治红线;二是严格新增债券申请使用,做好专项债券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充分评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自身收益及可偿债能力,确保专项债券成功落地,并严密监控跟踪问效;三是严格暂付款管理,规范新增暂付款,按计划完成存量暂付款消化和清理任务。

支持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扎实做好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作,着力做好南湖水库生态治理、雨污分流、大规模绿化行动等工作,为我县绿色发展夯实财力基础。

(四)全力深化财政改革

一是做实全口径预算,做好预算编制工作,确保编制工作到位,提高预算的可执行性和可持续性。二是进一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完善结转结余资金收回使用机制,建立健全财政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统筹结合的机制。三是深化国库电子化改革,扩大授权支付比例,推动预算一体化进程。四是加强财政绩效管理,推进预算和绩效一体化;推进绩效指标体系建设,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考核,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五是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继续发挥政府采购在推动消费帮扶中的作用,加大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工作力度。

(五)全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发展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南针”和“定盘星”,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深入推进财政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

要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持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推动财政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要树立正确政绩观,自觉担当服务全县发展大局,思考谋划县委、县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实施的战略举措、推动的重点改革、关注的重点问题,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要全面加强纪律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准化、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贯穿于管党治党全过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知边界、明底线,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要不断加强学习,善于用市场化理念推动发展,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加强金融、科技、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提高运用各种政策工具的能力水平,努力成为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要支持执纪问责,用好“四种形态”,突出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要配合开展好粮食购销领域、利用开发区资源谋取私利等问题的专项整治,并以此为契机深度查找财政在制度机制和日常管理层面存在的短板不足,加快构建财政运行长效监管机制,切实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正是扬帆搏浪时,当好财政奋进人。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乘势而上,接续奋斗,为财政改革发展再建新功再立新业,为建设“三晋花园·水美名城”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基本支出分经济科目明细表.xlsx

沁县2022年地方财政预算表.xls

绩效管理情况公开.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