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 主题:沁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东宏谈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 时间:2024-12-27
  • 嘉宾:沁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东宏
  • 摘要:另一方面,根据城镇化持续推进的需要,合理推进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科学规划幼儿园布局,实施红康幼儿园、春苗幼儿园和英杰幼儿园三所县城公办幼儿园改扩建工程,新建、改建校舍3591平方米,增加幼儿学位445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80.15%,较去年...

访谈内容

沁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东宏谈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点击沁县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热点。今天,我们邀请到了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东宏同志围绕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请各位网友踊跃提问,积极参与。欢迎您!

【李东宏】: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首先感谢政府网站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互动平台,同时也感谢各位网友,感谢大家多年来,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欢迎广大网友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主持人】:李局长,您好!请您先谈谈沁县目前教育资源的整体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李东宏】:我县现有中小学校36所(含第五中学):公办32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2所,县直小学5所,乡镇中心校9个共计小学20所,职业高中1所,进修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民办学校4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普通高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职业高中1所。全县在校学生16196人,其中,小学7751人,初中4394人,普通高中2815人,职业高中1236人。幼儿园29所,其中公办25所,民办4所,在园幼儿2892名。

【主持人】:沁县如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李东宏】:沁县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优化布局调整,合理配置资源。沁县教育局合理规划县城教育资源,科学调整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确保教育资源合理分配。按照《沁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方案》(沁教字〔2021〕83号),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实施调整。采取因地制宜,撤件并举的原则,一方面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对生源持续萎缩、办学条件差的乡村学校和教学点予以逐步撤并,共撤并中小学校、教学点、幼儿园60所,合理利用闲置校园资产。另一方面,根据城镇化持续推进的需要,合理推进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科学规划幼儿园布局,实施红康幼儿园、春苗幼儿园和英杰幼儿园三所县城公办幼儿园改扩建工程,新建、改建校舍3591平方米,增加幼儿学位445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80.15%,较去年增加12.22%,公民办幼儿园全部提供普惠性服务。育才小学新校址搬迁、红旗小学新建项目的完工,增加了县城1200学位的供给,改扩建县城寄宿制学校设施设备,保障广大学生午餐午休的需求。投资1.3亿元新建了铜川九年一贯制学校,加大实验中学等特色学校的创建。推动优质高中建设进度,积极补齐办学条件短板,努力把沁县中学办好我县优质高中。加大对农村寄宿制校舍维修改造力度,对18所中小学校围墙、食堂、供暖、电路等设施设备进行维修改造,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安全办学。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与能力提升项目,提升8所中小学校办学能力,通过以上举措大大满足了我县不同区域、不同学段、不同层次家长的需求,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是发挥共同体作用,共享优质教育。推进我县中小学城乡一体化化办学,由优质中小学校、幼儿园牵头校冠名成立了9个教育集团,以城乡一体化办学的方式带动相对薄弱中小学校发展。城乡教育共同体依托牵头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标准、文化特色、课程体系、育人模式等办学体系,构建起基于师资、资源、标准、课程、管理等学习交流、协同发展的共同体。各成员学校加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建设,在学校发展顶层设计、教师交流培养、课堂教学研讨、校本教研等方面实现互补发展、资源共享、共生发展。形成强校带弱校的长效举措和校际、教师、学生多边互动的常态机制,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辐射作用。

【主持人】:为提升教育质量,沁县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

【李东宏】:一是多方面引入新鲜血液,加强教师队伍力量。我县每年都会通过“特岗教师”“三支一扶”招聘等方式为我县的各级各类学校招聘高素质的新教师。2021年、2022年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为我县引进部属师范本科生及全日制高校硕士研究生32人。2021年县级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56名,2024年县级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7名(正在进行中,已资格复审)。由于近年来教师队伍新鲜血液源源不断的涌入,使我县高素质师资力量不断充实。二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夯实教师队伍能力素养。我县每年都会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专业知识及“公需科目”网络学习,通过“国培计划”平台“走出去、引进来”,向上级申请外出学习的机会,为骨干校长、骨干教师争取了不少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通过“送教下乡”等方式邀请外优专家来我县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培训。“新网师”的引入,通过网络学习、实时视频课、提交作业、线下专题研修等方式大力提升了我县教师的专业素养。

【主持人】:教育信息化在沁县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情况如何?

【李东宏】: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教育信息化如一股强劲的东风,吹进了我县教育领域,开启了教育信息的崭新篇章。我县教育信息化正逐步深入各个教育领域并呈现出多维度的应用态势。

在教学方面,多媒体教学设备已全覆盖各个教室,多媒体教学使用已成为课堂常态。教师借助电子白板、教学一体机等工具,能将抽象知识以生动的图像、视频等形式呈现,大大提升了课堂趣味性与学生的参与度。

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也得到积极广泛的应用,教师从各种教育资源平台下载优质教案、课件,参考名校名师的教学方法并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创新。同时还能在平台上进行集体备课,参与线上培训与教研活动,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实验中学和育才小学两所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利用国家免费平台,组织学校同学科老师进行信息化集体备课,在落实“双减”政策和提升教学质量上开拓创新,利用信息化带领本校教师走出一条时代新路。育才小学和松村小学同学科老师进行信息化集体备课,减小城乡教学差距,实现教育均衡。

远程教学互动也在逐步开展。沁县中学,实验中学等学校与外地优质学校建立联系,借助移动录播平台开展同步课堂教学,让沁县的孩子能够同步聆听专家名师授课,共享优质资源。

【主持人】:沁县在提升学校安全教育水平方面有什么措施?

【李东宏】:安全理论入脑入心。一是印发《沁县教育局校园安全“大宣传、大培训、大警示”活动实施方案》,通过聘请专家、专题培训、网络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对学校消防安全、甲醇使用、学校安全检查及对标提升、校园突发事件应对处置、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重大事故隐患判定等进行培训宣教,以非常强烈、非常坚定的态度推动安全理论入脑入心,切实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二是认真组织学习各级下发的安全生产方面的典型案例通报、警示教育片,及时向各学校传导,深刻检视剖析做到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多措并举提升教师干部政治能力素质,稳步提高依法治教工作水平,做守法护法“明白人”,全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三是积极与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会商同意并联合发文《关于调整法治副校长聘任管理与考核评价机制的通知》,为全县中小学校(园)聘请法治副校长共41名,邀请教育系统法治副校长在学校通过讲法治课、以案说法等形式讲授法治课,进一步健全完善法校合作和校园普法的长效机制,把工作合力变成共同做好普法工作的生动实践。

安全教育持之以恒。一是坚持“1530”安全教育制度,坚守学校宣传教育的传统阵地,利用班(队)会、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升旗仪式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交通、消防、食品、行为规范、防溺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方面安全教育;二是各校充分利用安全教育平台和《安全》课本,开设安全课程,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三是不断扩大学校安全宣传教育阵地,通过美篇抖音快手等软件宣传、节假日周末安全提醒、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让学生、家长更多地了解安全常识,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主持人】:刚才,李东宏局长与网友们就大家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交流。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一一答复网民朋友的问题。如果网民朋友对我县的教育工作还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沁县政府网等多种渠道反映,我们将尽力给网友们做出满意的答复。再次感谢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东宏来到沁县政府网在线访谈节目回答网友的问题,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热情参与,本次访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李东宏】:再次感谢广大网友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欢迎各位网友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