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8 09:30
大
中
小
来源: 沁县故县镇人民政府
张秀芳,女,中共党员,2021年11月当选东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当选之前,她在县党建研究会工作并与丈夫经营着一家饭店,生意红红火火。但身为共产党员的她始终满怀为人民群众干实事的热情,于2021年在支村“两委”换届期间参选并高票当选东仁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刚开始的工作推进非常困难,工作不熟悉加之东仁村遗留问题多,发展欠账多,面对困难,她什么也没说,毅然从饭店抽身,全身心投入到东仁村的工作之中,多次召开会议、入户走访、找准问题根基,对症施策,把东仁村逐渐带上发展的快车道。
抓阵地建设,提升组织服务能力
东仁村党群服务中心建于1996年,基础设施老化陈旧,各项功能严重滞后。为了提升支部凝聚力和服务功能,张秀芳多次召开支部会议,坚持“党建引领、空间共享、服务多元”为基本理念,按照县委关于党群服务中心融合建设的要求,将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治中心进行融合建设,总投资24万余元。并添置了电脑打印机等必要的办公设施,改造后的党群服务中心面貌焕然一新,功能更加齐全,切实提高便民服务效能。
抓党员管理,严格组织生活制度
针对东仁村支部党员年龄大、流动党员多、组织生活开展难的客观情况,张秀芳积极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以基础积分、差异积分、正向赋分、反向扣分、一次“清零”的评分机制,激发党员活力。在积分制基础上对年纪大,身体不好的党员送学上门,并利用“七一”等节日,对困难党员送温暖,增加党员荣誉感和使命感。与流动党员建立互动机制,随时掌握动态,鼓励他们为家乡办实事。
壮大集体经济,夯实服务群众基础
东仁村集体经济薄弱,脱贫期间建设的双孢菇大棚,由于多种原因,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张秀芳通过外出考察,与支村“两委”党员及村民代表商议,把双孢菇大棚改建成年产200吨粉条加工厂。于9月份正式投入生产。每天可加工粉条1000斤左右,预计一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解决6个人就业。
化解遗留问题,消除信访隐患
2018年东仁村委会发展莲藕种植产业,占用16户村民40多亩土地,当时只是口头协议,并未签订合同。几年来村民一直找村委会要地,滋生出不少矛盾,存在信访隐患。张秀芳上任后详细了解情况,因户施策,做思想工作最终与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彻底解决了矛盾,消除了信访隐患。
聚焦民生实事,提升村级治理效能
2021年东仁村灾后重建14户,修缮14户。工作紧任务重,修建过程中有的户找不到工队,有的缺建筑材料。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早点让受灾户住进安全住房。张秀芳采取支部班子成员人人包户,天天盯进度,实时解难题的办法,自己更是积极联系工队,联系建筑材料,对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及时解决。特别是新建户李建平,因宅基地纠纷迟迟开不了工,张秀芳多次上门调解,最终俩家达成协议,完成新建任务。还为村民安装太阳能路灯74盏,修缮去地路1000多米,修建便民桥两座,解决了村民出行去地难的问题。
张秀芳为自己总结了“五多”工作法,即:多向领导请示,多深入群众倾听,多和两委干部商议,多向退职干部请教,多请包村干部指导。她说自己工作经验不足,多向领导请示能把握方向,多深入群众能了解民声,多商议能群策群力找出办法。当干部就是要把好政策方向,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张秀芳用她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