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8 09:20
大
中
小
来源: 沁县融媒
初冬时节,走进石板上乡村振兴产业园区,一排排整齐划一、错落有致的蔬菜大棚映入眼帘,新建的两个西葫芦大棚也已经投入使用。一株株蔬菜苗茁壮成长,鲜翠欲滴,翠绿的西葫芦藤蔓沿着垂下的丝线向上攀附,鹅黄色的花朵在叶片间开放。工人们正忙着修剪、除草,大棚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正当其时,石板上村的党员干部采用多种形式,接地气、聚民心,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石板上村落地生根,成为激发乡村振兴不竭动力的“源头活水”。大家围绕“怎么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如何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怎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问题,畅谈着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收获和体会,生动呈现着来自基层一线的与二十大同声共鸣的故事,用心感受党心民心交融共振,用情反映基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岗位谋发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迈向新征程的生动场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基层继续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石板上村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融入全县发展大局,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搭台、政策扶持、市场拉动、村为主体、村民“唱戏”的良好态势,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在市政协的大力帮扶下,石板上村以“带动群众能致富、干事创业有动力”为目标,以抓好产业示范引领、助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抓手,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统筹谋划、科学论证、严格把关村集体经济项目,坚持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的原则,围绕突出生态、绿色、安全,聚焦产业和资源优势,以草莓种植为突破口,引领带动葡萄、西葫芦、西红柿等特色产业发展,同步实施中药材种植、乡村旅游、生猪养殖、劳务输出、蔬菜大棚和育苗基地、光伏发电等六项富民产业,产业优势、竞争力不断增强,乡村特色产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
“千女湖里泛轻舟,九连山上任遨游,采摘园中亲农事,千佛洞内寻历史,网红娱乐燃激情。”这是石板上村旅游资源的生动描述。石板上村立足“背靠九连山、怀抱千女湖”的青山绿水优势,把实施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项目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规划村“五区”并举发展,统筹协调一体化推进,着力形成“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产业格局。为打造“农业+旅游”农旅融合新业态,石板上村投资2000万元集中全力打造生态景观区、果蔬采摘区、水上娱乐区、科普研学区、民俗民宿区。同时,引进山西中车互通集团实施千女湖特色农旅综合示范项目,拟新建垂钓台、凉亭、标准钓位、水上影院、船坞、浮桥、观景平台、域内环形跑道、登山阶梯路等设施,构筑乡村旅游引领的复合型产业链条,激活乡村产业经济造血功能,实现农旅融合发展,力争把石板上村建设成为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的特色村、明星村,让农旅融合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在产业兴、农民富、村庄美的乡村故事里,石板上村的村民是见证者、参与者,更是受益者。青山如黛,绿水如眸,游人如织,美丽诗意的石板上村尽显“三晋花园•水美名城”本色,一幅幅民富、人和、村美的喜人画卷正在石板上村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