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依法行政>沁县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公开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5-04798
发文字号沁市监〔2025〕1号 著录时间2025-02-26
发文机关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主题词
标题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主题分类其它 发布日期2025-02-26

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系统干部职工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紧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狠抓任务落实,忠诚担当,认真履职,强化监管,全力推进我县市场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围绕一个中心,集中整治成效显著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局立足工作职能,强化责任落实,切实加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了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纠治校园餐饮问题、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假劣肉制品整治、医保领域欺诈骗保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整改纠治等六项内容,在纠风治乱方面,对食品卫生、价格管理、消费者投诉、市场主体保护、药品器械等市场监管全方位开展排查。开展集中整治以来,我局在监管检查中发现问题604个,受理并解决消费者各类投诉举报34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9件,为群众办实事158件,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22项。对发现问题依法查处,办理一般程序案件13起,简易案件30起,罚没款10.4万元。

(二)落实两项任务,民生保障稳步推进

1、消保维权保民意。以3·15消费者权益日为契机,组织我县18家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开展宣传活动,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持续推进“诚信经营、放心消费”体系建设,新建消费者维权服务站8家,全县21家消费者维权服务站调解消费纠纷167件。全年累计接收12315平台投诉举报、12345政务热线工单、信函投诉举报共465件,投诉初查率、办结率和举报核查率均达到100%。妥善化解消费矛盾,全系统未发生一起涉诉涉访事件。尤其是在针对网络舆情处置,我们反应迅速,处置得当,对沁县香驴肉饭庄涉嫌使用地沟油事件进行快速处置,实事求是给予正面舆论引导,既保护了商家合法权益,又给予人民群众满意答复。

2、价格监管得民心。一是重点打击不明码标价、强制搭售、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检查涉企收费单位20家,对2家超标准收取电费小区供电主体进行责令改正,对沁县华阳供热有限公司涉嫌向部分新装用户和报停用户收取本应由供热企业承担的锁闭阀费用进行立案调查,责令当事人将违规收取费用全部退还给用户,进一步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合法利益,规范了企业收费行为。二是对各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明码标价情况开展检查。共检查电动自行车充电明码标价小区20家,发现全部采用功率分段+分时电价的计费方式,发放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提醒告诫函》,要求各小区充电企业采用取充电价格+服务价格的计费方式收费。三是开展医保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对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中提高收费标准、重复收费等价格违法行为进行检查,查处价格违法案件5起。四是开展殡葬领域腐败乱象整治。强化价格监管和不正当竞争检查,共计检查涉及殡葬领域市场主体34家,其中殡葬服务机构2家,医院太平间1家,殡葬用品经营商户31家,发现未按规定明码标价13家,均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

(三)夯实三个推进,监管执法效果明显

1、信用监管工作推进有序。一是狠抓企业年报工作,督促2743户企业完成年报,年报率达90.5%。二是着力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探索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科学设置抽查比例和频次,通过内部随机抽查、跨部门联合随机抽查、完成省市局派发任务等方式,随机抽查共计涉及市场主体404户,全部完成现场核查并录入。三是推动整改纠治“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中层层摊派等突出问题。配合县行政审批局开展市场主体倍增清理工作,对全县2022年以来新增的4142户市场主体进行全面排查,协助市场主体经营户办理注销事项,目前已清理虚增经营主体1026户。落实“首违不罚”“包容审慎”的营商环境精神,对2022年1月1日以来被列入异常经营申请注销虚增的156户市场主体不予处罚直接办理移出异常经营名录。

2、知识产权保护稳步推进。紧紧围绕省委巡视组反馈问题,积极推动“沁州黄小米”地理标志保护,开展了“全力保护地理标志产品(沁州黄小米)、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的宣传活动,对现获准使用专用标志的13家企业进行地理标志产品培训。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沁州黄小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通知》《沁县2024年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方案》,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查办商标侵权案件1起,核查非正常专利申请1起。强化部门联合执法,会同县检察院共同开展“沁州黄小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知识产权专项检查,并立案查处涉嫌违法违规擅自使用地理标志行为案件1起。

3、法制建设趋于规范。一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定印发了《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营商环境创新提升改革事项责任分解》,将落实中央、省、市、县工作部署细化为28项工作任务具体到人。二是规范案卷文书整理。加强了执法业务培训,规范了案卷整理归档,并逐一进行审查,积极推行案件网上全量全流程办理,实行案卷电子化。三是指导执法案件查办。加强行政处罚案件审核,完善执法决策程序,确保案件质量。截止12月12日,我局共查办各类案件163件,其中一般程序案件149件,简易案件11件,罚没款68.46万元。

(四)抓好四个安全,市场安全稳定向好

1、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一是强化校园食品安全。开展纠治校园餐饮进货查验、人员管理、监管执法不严格不到位及设施设备不完善等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并对学校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方面自查发现问题进行收集整理上报,共检查学校食堂35家,发现问题343个,下达责令改正32家,给予警告9家,行政约谈10家,立案查处1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3件,为民办实事93件,建立校园食品安全相关制度14项。二是严打假劣肉制品。对辖区内餐饮服务经营主体70余家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并解决问题47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2个,建章立制2个,查处违法违规经营案件3起。三是开展食品生产流通整治专项行动。加强对“特供酒”违法犯罪打击力度,检查酒类生产企业3家,酒类销售者50家,发现存在“接待”标识1家,目前正在核查处置中。四是强化餐饮油烟净化整治。对高风险区进行了全面检查,共检查餐饮单位123家次,发现未定期清洗、无清洗台账等问题42个,均已督促整改,对县城内其他餐饮单位开展持续性油烟净化检查。五是强化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圆满完成了588批次的食品抽检任务,结合国抽系统,我县目前共有46例不合格产品,已核查处置完毕17例,其余29例正在积极核查处置中。

2、加强药械安全整治。一是加强“两品一械”经营使用单位和疫苗使用单位监管。共检查152家次,发现处方药未凭处方销售、不按规定储存、不落实药品可追溯要求等问题102条并针对性提出整改意见,下达责令整改2份,给予警告2家,办理处方药未凭处方销售案件2件。二是开展药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行动”。打击药店不按规定明码标价、漏项缺项、货签不对位等不正当销售行为,检查药品经营企业37家,发现问题7个,查办药品未明码标价案4起。三是加强经营者依法依规经营法律意识。组织37家药品零售企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等法律法规知识进行了学习。四是督促各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加强码上放心追溯平台使用。对操作不熟练、应用不规范的企业、医疗机构进行1对1指导,确保其熟练、规范操作平台,完成扫码率达100%,确保上下游企业追溯数据有效串联,做到药品来路可追、去向可查,保障消费者用药安全。

3、狠抓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一是组织开展了特种设备重大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43家,下达监察指令28份,发现安全隐患68条,已完成整改67条。二是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印发《全县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持续树牢安全红线意识,切实提高特种设备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质量。在沁和园小区组织开展2024年度电梯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进一步提高了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应对电梯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不断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一是推进工业产品质量抽检工作。完成了包括燃气器具在内的10大类53批次的产品抽检任务,其中不合格3批次,已全部完成核查处置并公示。二是加强燃气充装企业监管。紧紧围绕省委巡视组反馈问题,督导企业完善气瓶电子标签信息化管理,做到一瓶一码。对收回的气瓶和新购进的气瓶进行了信息化管理,建档率100%,已全部实行动态管理。三是扎实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加强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组织全县26户电动自行车经营单位签订《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承诺书》,明确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和注意事项。会同消防、城建、公安等部门进行突查夜查,共检查电动自行车经营单位26家,蓄电池销售单位2家,维修门店10家,全县暂未发现电动自行车及配件生产、组装企业。整治活动开展以来,推动整改问题39个,为民办实事50件,建章立制3个,有效规范了电动自行车市场秩序。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责任制度清单,加强法治建设的有关情况

我局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我局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严格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推进法治建设摆在事关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健全完善党组领导法治建设体制机制,及时调整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担任组长的法治建设领导组。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坚持重要法治工作集体决策,对市场监管法治建设中的重要工作和重大问题坚持集体研究审议,有效提升了市场监管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水平。

三、不足之处

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监管力度还不够大,各类风险隐患仍然存在;二是监管人员的能力不足,监管和办案能力还有待提高;三是执法人员老化、断层严重,基层执法力量亟待加强。

四、2025年工作谋划

2025年我局将继续围绕全局中心工作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全力保证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拟办理的民生实事

1、持续推进集中整治。常态化开展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假劣肉制品整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践行“监管为民”理念。

2、强化殡葬领域整治。继续强化价格监管、维护公平竞争,常态化组织开展专项检查,使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落到实处,推动沁县殡葬领域的健康发展。

(二)拟推进的重点工作

1、继续强化市场监管。聚焦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等重点监管领域、重点生产经营单位和重点产品商品,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做到隐患排查前移,确保市场安全无事故。

2、继续加强执法稽查。提升执法办案质量,加大案件查处和执法力度,开展各类专项检查,打击市场乱象,震慑违法行为。

3、继续推进质量强县。大力推进品牌建设,强化标准化工作,扎实做好商标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不断提高我县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

2025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