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公共企事业单位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2-38792
发文字号 著录时间2022-06-23
发文机关教育局 主题词
标题沁县第五中学校简介
主题分类组织机构简介 发布日期2022-06-23

沁县第五中学校简介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一、 基本信息

学校全称,沁县第五中学校;详细地址,沁县定昌镇西渠上村;邮编046400;上级主管部门,沁县教育局;单位性质,全额事业

二、 领导班子信息

校长:郭晓伟,2021年8月任沁县第五中学校长,全面负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2018年9月任沁县第五中学副校长,分管学校教学工作。

副校长:姜立波,2020年6月任沁县第五中学副校长,分管学校德育、安全工作

温跃伟,2018年9月任沁县第五中学副校长,分管学校后勤保障工作

三、 学校内设机构设置信息

党办(行政办公室),位于沁县第五中学知行楼三层。主要职责为党务工作和校务工作。党务工作具体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决议,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组织纪律,组织党员理论学习及党费收缴和报表工作;校务工作具体为:考勤、上级文件留存分发、学校行文起草、考核留存(职称晋级、评优评模)、档案保存保管、会议记录、接待公务事务安排等。

教务处,位于沁县第五中学知行楼四楼。主要职责为:学校的课程安排、课堂到位、课程辅导、学生测试、学籍管理、教辅教材管理、实验教学、信息技术、综合评价、学校融媒、课后服务、社团活动、艺术美育活动、图书阅览、报刊征订管理等工作。

教研室,位于沁县第五中学知行楼一层。主要职责为:教案、作业、命题、研学研教、教学资源积累/创作/外发、录播文印等工作。

政教处,位于沁县第五中学教学楼一层。主要职责为:德育安全、纪律稳定、卫生防疫、师德师风、两操升旗、校(师生)容校(师生)貌、学校人员放假(来校)、值班、学校体育类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

总务处,位于沁县第五中学小东楼一层。主要职责为:学校设施设备管理、学校食堂事务管理、学校水电暖管理、接待用品、用餐保障等;负责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包括学校经费、学生事务费用、相关代收费、学生资助、上级专项费用管理。

工会,位于沁县第五中学知行楼五层。主要职责为:民情民意调查分析汇总上报、教职工活动、职工权益等。

四、学校教师基本情况

沁县第五中学校现有教职工89人,其中民办教师4人,特岗教师11人。男女比例为1:1.5,高级教师17人,中级教师26人,初级教师3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市骨干教师3人,市模范教师3人,市优秀班主任1人,县级优秀、县模范、骨干教师40余人。

五、学校介绍

沁县第五中学校位于沁县定昌镇西渠上村,创办于2012年9月,是一所八轨制公办寄宿制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46636 m2,建筑面积15859 m2,运动场地21000 m2。现有教学班16个,学生756人,专任教师89人。(含民办4人)

六、办学特色

学校遵循“创建‘适度教育’品牌学校,涵养更具吸引力的魅力五中”的办学理念,秉承“团结、严谨、担当、奉献”的五中精神,以“适度、适用、适合,做最好的自己”为校园文化核心,确立“蕴育思想情怀、促进自主成长、培养生命自觉”的办学目标和“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让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让每一个生命闪闪发光”育人目标,紧紧围绕“追求教育教学求真、提升教育教学品味、关注学生核心素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灵生成”这一办学行为主线,为实现“学生快乐、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教育宏愿,打造县域内一流的寄宿制学校而不懈努力!

七、交通情况

沁县第五中学位于省道322旁,东临208国道,北临太焦高铁连接线沁县-武乡路段,交通便利。乘坐1路公交车在第五中学站下车即可。

八、安全保卫情况

学校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通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长治市“平安校园”等。

(一)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为确保校园安全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严格落实层层负责的安全工作责任制。学校领导与各处室负责人,处室负责人与教职工层层签订了《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分工和职责,将校园安全工作实绩与各处室、班级和教职工学期评估相挂钩,实行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制,确保了各项安全工作落在实处。与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责任书,进一步细化职责,使广大教师能与学校领导上下一心,使学生家长与学校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学校的安全工作。

(二)强化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是学校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学校确定每学期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宣传周”,利用横幅标语、校园广播、班级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并举行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如知识竞赛、演讲赛、作文比赛、安全教育讲座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防火、防震、逃生等常识。假期中,学校也不放松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每学期放假前夕,学校都印发《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让家长注意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严防学生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全校上下形成了一个“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浓厚氛围,师生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极大提高,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定期安全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根据《山西省安全隐患排查指南》,学校各部门各负其责,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及时查堵安全漏洞。每学期初,学校向全校师生员工征询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学校行政会议商讨,及时制定方案,落实人员,排除隐患。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已经形成了制度化,每个月至少排查一次。排查期间,学校组织有关人员对全校的用电线路、楼梯、通道、围墙、体育设施等设备设施进行拦网式清查,分工具体,任务明确,不留死角,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限期整改。

(四)重点工作

三防建设:1、学校按要求配备保安人员3名,持证上岗。2、安保器械数量充足,符合配备标准。3、学校现有监控探头145个,基本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负责安全管理的行政人员可以随时上网检查监控情况,处理突发事件。学校保卫科安放监控显示屏,保卫人员可以随时对全校进行监控,这对加强校园安全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食品安全,学校切实树立“学生健康安全第一”的思想,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制度。建立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档案,并且持证上岗。食堂消毒设施完善,食品加工制作符合上级要求。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校利用健康教育活动、校园板报、广播等多种宣传形式,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树立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增进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

消防安全,学校按要求配备各类灭火器162个,各楼层、实验室、档案室、图书室、阅览室等重要场所配均备有灭火器。学校在许多公共场所、易发生火灾的地方、重要场所都悬挂有消防安全标志,提醒全校师生严格执行防火管理措施。学校电器设备较多,用电安全尤为重要,为了防止因电气故障引发火灾,学校加强了电气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定期请专业人员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检查电气设备是否有过载、短路、接触不良、漏电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经常组织人员检查和维护各室的照明设备、电器设备,检查防静电和防雷电装置的安全,检查尽量做到细而实,避免而疏忽大意而造成消防隐患,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学校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消防教育,要求正确使用好液化气、电器设备,确保安全。

交通安全,学校十分重视师生的交通安全,特别是学生的交通安全。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形式在全校进行交通安全常识教育,宣传交通法规。学校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要求家长接送学生上下学,无校车。

实验室安全,学校实验室危化品实行“六双管理”,实验室制度健全,记录规范,并经常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安全演练,学校按要求每月开展一次安全演练。

校园欺凌,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校园欺凌专项整治活动,截至目前,未发现校园欺凌现象。

疫情防控,学校始终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严格按照上级部门要求落实防疫责任,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安全风险防范与安全稳定工作,筑牢动态隐患防控机制。

九、卫生保健

(一)学校利用讲座、班会、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积极向学生普及卫生知识,进行健康教育,同时做好各类传染病流行病的预防工作和常见病防治。每天组织学生做两次眼保健操,做好近视预防工作。改善教室的照明设施和课桌椅高度,坚持教室等活动场所的通风换气,确保良好的空气质量。加强各活动场所的常态化消毒工作。

(二)学校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在师生遇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时,能够及时为他们排解困惑、疏通积,心理辅导教师积极主动走近师生,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对症除病,特别针对特殊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并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