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部门信息公开目录>县政府工作部门>沁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公开内容>计划总结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3-11436
发文字号 著录时间2023-02-08
发文机关沁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主题词
标题沁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
主题分类其它 发布日期2023-02-08

沁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按照县政府办通知要求,现将我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市考核县指标

1.按照《沁县2022年度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实施方案》规定程序,经社区、定昌镇政府调查、审核、公示,县民政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审核、公示,并进行了不动产登记信息比对,最终确定1678个家庭符合补贴条件,并将补贴资金发放到各户,共计284.7294万元。

2.聘请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海绵城市建设、排水防涝专项规划、海绵城市自评估报告。

(二)县重点工程项目

1.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

(1)城镇集中供热工程。开展了一次网平衡设计改造及换热器效率提升改造项目,对全部换热站按照片区所供的面积对管网、设备进行平衡设计、改造升级。同时新增一台40T氢质子、氢氧质子助燃型生物质、煤两用常压供暖锅炉,提高供暖系统负荷,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为了使锅炉排放达到最新的环保限值要求,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投资2693万元,新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对原有的排放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2)沁县市政道路雨污分流管线建设项目共涉及39条道路,全长23.16千米,新建雨污水管道及配套附属构造物。概算总投资18393.52万元,目前除红旗西街和友谊街外,其余工程均已完成,完成总工程量95%。沁县城市市政道路提质改造工程项目涉及14条主次干道及43条背街小巷,线路全长30.54千米,概算总投资19516.58万元,目前完成总工程量的82%。

(3)老旧小区改造。完成第一批老旧小区改造(沁县农业小区等11个老旧小区)的竣工验收工作;第二批老旧小区改造涉及沁县水利小区等9个老旧小区,共17栋楼(479户),总建筑面积4.45万平方米,总投资1230.06万元。2022年改造完成水利局小区、八一站小区和外贸公司小区等三个小区。

(4)县城供水管网改造二期工程基本完工待验收。

(5)第二污水厂建设。该工程位于县城中心城区段柳新城片区南侧,208国道与沁州南路交口附近南侧。工程规模:沁县污水处理厂近期规模0.4×10³m/d,远期规模0.8×10³m/d。与水厂同时建设污水厂上游部分污水管网,污水管网长度约3.454千米。项目总投资7811.82万元。2022年11月进行施工招标,于2022年11月5日开工建设,目前污水管网铺设基本完成,开展厂内桩基础施工、土方回填,完成工程量的28.4%,完成投资1650万元。

(6)配合定昌镇政府、土管局、交通局、社区等部门完成太焦高铁连接线工程拆迁前期准备工作。

2.村镇建设

(1)农村危房改造。对6类低收入群体逐户开展住房安全保障排查,全面进行危房鉴定,对动态新增295户分类实施了住房保障。

(2)垃圾中转站建设。2022年积极争取上级资金158万元,在牛寺乡和杨安乡建设地埋桶式垃圾中转站2座,购置钩背式自装卸式垃圾转运车1台,目前全县11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全部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

(3)建制镇污水处理工程,共涉及郭村镇等8个建制镇,项目总投资8885.76万元,现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产值3100余万元,完成工程进度34.8%。

(4)持续完成2021年因灾受损农房重建修缮工作,全县1675户因灾受损农房重建修缮任务全部完工并入住。

(5)对1300余名农村建筑工匠进行培训,设立县级农房建设监理服务机构3个。

(6)南里镇唐村与山西恒众清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建设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精品馆),现已建设完成。

(三)业务工作及其他工作

1.房地产开发。一是山西天和房地产开发的熙悦湾小区第一期4幢小高层已主体完工,二期工程主体也已完工;碧海桂园小区8幢多层住房楼已完工;亲雅苑住宅小区三期3幢小高层主体已完成;西湖苑小区、朗润花苑住宅小区、水岸名门住宅小区均已完工;中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湖畔里住宅小区一期4幢小高层主体已完工;山西仙龙房地产开发的沁和园住宅小区14幢小高层主体已全部完成,润通房地产开发的锦绣铭邸小区3幢多层已全部完工。二是着力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及时制止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乱象发生;规范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使用,在建商品房开发小区实现预售资金监管覆盖。三是引导民营和混合所有制住房租赁企业发展,组建一家租赁企业,出租20多套公寓房,解决新参加工作或调到我县工作的工作人员住房问题。四是销售商品房403套46161.48平方米,存量房转移登记98起,集资房备案66个小区1947户。五是按照《2022年长治市数字购房消费券发放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向广大群众提供沁和园等10个小区优质房源信息,符合规定认领购房券121套,每户补贴3万元(市级2万元,县级1万元)。

2.建筑市场管理

(1)2022年,我县共有新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9项,总投资9.77亿元,这些工程均按规定进行了项目报建并按法定程序进入长治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了招标投标,各项工程招标程序合法规范,招标结果有效。

(2)我县所有在建工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72%的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100%,居住建筑节能标准75%节能标准执行率达100%。

(3)狠抓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我局多次组织各在建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召开了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工作会议,派出相关人员多次深入各在建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地进行了现场检查指导,针对存在问题,要求按照6个100%标准进行整改,有效推动了各工地的扬尘治理工作。

(4)建筑业产值完成约4600万元。

3.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管。一是制定了《沁县住建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建立了安全隐患排查台账。2022年共有受监工程项目26个。在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过程中定期和不定期对受监的工程项目进行了检查和抽查,当场签发工程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18份,出动检查组2个,出动检查人员50人次,排查出一般隐患35条(全部隐患都已责令整改),排查无重大安全隐患,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二是沁县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共计完成房屋建筑调查13.6249万栋。三是全县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共计2166栋。四是在全县开展城镇燃气和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没收、暂扣过期或报废钢瓶20个,没收非法倒气设备1套,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12份,无安全事故发生。五是完成了沁县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对全县136,249栋房屋建筑、39条国省道及县城内规划道路、14座桥梁设施进行摸排,查清查实县域内房屋底数及抗风险等级,市政设施及房屋建筑承灾体的翔实数据。

4.认真办理群众诉求和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对13710、12345热线工单、转办、舆情及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等信访件和建议提案,局领导亲自阅批,依法受理,对于群众上访事件及时调查落实,认真给予答复,确保了办理质量。截至目前,办理群众来电来访、13710、12345热线工单、转办、舆情共计300余件(次);办理县人大代表提议、政协委员提案44件,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5.疫情防控。一是积极完成县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出台了《沁县建设工地疫情防控专班工作预案》,建立了工作台账;二是加强施工队伍封闭管理,对所有施工人员实行闭环管理,建设工地实行封闭管控,各建设施工企业865人均按照核酸检测要求,按时到指定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三是局领导带领工作人员深入物业小区、核酸检测点执勤,维持核酸检测秩序,同时加强局机关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要求外来人员进行测体温、查验行程码、健康码、场所码并做好登记。

(四)工作亮点

1.狠抓党建引领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工作

一是成立了中共沁县物业行业委员会,对全县12个物业服务企业党员情况进行梳理,成立了4个物业企业党支部、2个物业企业联合党支部和物业管理支部委员会,到5个物业服务企业指导支部选举,选举产生5名支部书记。二是多次召集定昌镇政府、各社区居委会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文件学习落实,现各社区对规模较大的小区,开展业委会选举工作,36个小区成立了业委会,2个小区成立了物管会,业委会(物管会)成员党员占比达到50%以上,达到了小区业委会党的工作全覆盖。

2.驻村帮扶工作扎实开展。2022年,我局继续帮扶沁州黄镇东庄村、大良村,南里镇唐村3个村。一是严格按照派驻要求和派驻标准,向每个帮扶村派驻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工作队员,驻村工作队坚持“五天四夜”驻点要求,对边缘户、监测户进行了入户走访、手册填写、计划制定,与支村两委组织开展汛期住房排查,确保帮扶村群众安全度汛。二是局领导多次深入帮扶村指导工作,并对唐村村开展传统村落调研。三是在局机关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挤出12万元拨付帮扶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3.2022年,局机关被长治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长治市减灾委员会授予长治市防汛抢险救灾先进集体,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五)存在问题和差距

1.建制镇污水处理工程,一是因项目土地手续办理周期长,目前土地审批手续上报至省自然资源厅,等待批复。二是项目资金难以落实,正积极通过发改委上报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财政局协调争取专项债券资金。

2.老旧小区改造因上级补助资金没有到位,致使工作推进困难。

3.受县城常住人口逐年减少,加之有不少人在外地购房等因素影响,商品房销售缓慢。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一)重点项目谋划

1.持续推进沁县市政道路雨污分流管线建设工程和市政道路提质改造工程。完成县城友谊街、化肥巷等剩余雨污水管道及配套附属设施、路面恢复建设,市政道路提质改造工程同步进行,对已完成的道路进行查漏补缺,完善施工遗留问题。为确保工程顺利完工,制定相关规范施工及安全生产方面的制度,实行片区负责制,专班成员每人负责一个片区,保证工程质量及安全。

2.完成第二批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剩余6个小区改造工作。

3.沁县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沁县县城段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涉及河道治理6.21公里,岸线长15.3公里。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及早落地,成立工作专班以保证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4.加大力度推进沁县县城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力争于2023年12月投入试运行。

5.完成8个建制镇污水处理工程。加强统筹调度,加大融资力度,完善工作方案,严密组织施工,倒排工期,加快工程进度,确保项目于2023年11月底调试运行。

(二)拟推进的重点工作

1.安全生产

(1)建筑工程安全工作。一是采取多种形式,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站、宣传手册等宣传媒介,开辟专题、专栏,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法治意识。二是突出警示教育和案例教育,进一步提高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减少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全力推动安全生产法治体制机制建设,大力加强安全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行为,使安全生产走上法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2)燃气安全工作。一是切实做好安全用气宣传,向广大群众普及安全用气知识,增加群众安全用气常识,提高群众安全用气能力。特别是借助一些典型燃气事故案例的宣传,强化燃气安全警示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用气意识。二是对于老年燃气用户等特殊用户群体,要通过派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服务,采取现场教授等方式,使其切实能够真正掌握安全用气技能。三是认真开展入户检查,将人工煤气用户、使用橡胶软管用户、户内燃气设施老旧用户、人员密集场所用气作为重点,对照检查内容和要求对燃气用户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户不拉、项不漏,按户建立台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现场向用户提出书面整改的内容、要求、结果及时限等,通过强化回访、回查,做到逐项销号,确保隐患和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2.建筑管理

一是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使应招标工程全部进入有形建筑市场按照法定要求进行市场交易。二是继续规范建筑节能监管工作,确保节能工程质量。三是继续推进建筑扬尘治理工作,严格落实“6个百分百”,将扬尘治理常态化工作落细落实。

3.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党建引领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行动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对老旧小区改造后引入专业物业管理进行引导和指导,探索建立居民参与维护和管理小区公共设施的机制,营造邻里和谐、居民自治的社区环境。同时,加大对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的宣传引导,让“业主主体,政府主导”的共识深入人心,为顺利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4.切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深入帮扶村调研,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积极主动为帮扶村办实事、解难题,把帮扶责任落到实处。

5.持续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逐户开展住房安全保障排查,全面进行危房鉴定,认真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

2023年2月8日